海南省教育厅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ainan Province

进入关怀版

抢抓机遇 彰显特色 转型发展 建设开放性有特色高水平的应用型海洋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发布日期:2016-03-02 
  • 来源:

                                           

    近年来,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已成为一种新常态。学校围绕办学、育人的中心工作,抢抓机遇,凝聚共识,突显特色,开放办学,在转型中集聚资源,在聚合资源中满足需求,在需求导向下加快发展,为办好开放性有特色的应用型热带海洋大学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把转型变机遇,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近年来,学校由师范性院校转型为综合性院校,再由综合性院校转型为海洋类院校,在急剧转型变化的发展过程中学校迎来了新的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坚持在转型中促改革,在改革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发展,正确处理好传统与创新发展,基础、条件与提升,规模、质量与效益的关系,统筹好校内外、省内外和国内外资源,不断给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使学校的转型变为集聚新的发展要素的过程,通过吸收合理要素,丰富办学内涵,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发展能量,促进转型升级,提高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初次转型实现了学校的“七大转型”:由以专科教育为主向本科教育为主的办学层次转型;由单一的师范性向综合性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转型;由传统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由相对粗放松散的管理模式向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转型;由重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的方式转型;由封闭的山区办学向开放的国际化滨海旅游城市办学的空间转型;由趋同性的教育办学理念向个性化的特色教育办学理念转型。这次由综合性院校向海洋类高校转型,使学校由省市共建转变为部省市共建,学科专业建设更加突出政产学研用一体构建,人才培养更加突出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特点,学校与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更加突出协同创新和联合共享,学校的办学资源和空间由校内校外统筹更加突出向省内省外和国内国外延伸,学校的办学实力、发展能力聚集了发展后劲。适应社会的变革而转型,在转型中不断抓住机遇谋划发展,这或许是地方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型发展永远在路上。

二、把需求变共识,加快学校转型发展

需求导向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前提。近年来我们抓住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学校发展与师生利益的统一关系,凝聚共识,谋划发展。立足三亚特殊的区位优势,把握海洋强国、南海开发、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及国际旅游岛建设等国家战略形成的“战略中心重叠效应”所提供的战略资源,主动服务。2012年申报了教育部“满足国家特殊人才需求项目”,在新办本科院校的合格评估尚未完成之前就取得了“旅游管理”专业的硕士培养资格;2013年通过教学评估总结形成了满足地方发展需求的旅游、民族、海洋、生态四大学科发展方向,并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群、科研基地群和学科群,为应用型高校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2014年申办了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应用型转型打通了产学研结合的探索之路;2015年转型为热带海洋高校,进入国家战略中心通道,为学校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最好发展机遇期。

学校的每一次转型发展都是一次脱胎换骨式的自我变革和重生。要抓住机遇就要形成高度的共识。学校着眼发展,抓班子带好队伍,抓培训凝聚共识,抓调研制定规划,抓学科凝练方向,抓专业打造特色,抓人才重组师资,抓应用培养学生,抓管理提高效能,抓服务保障发展,使学校的办学、育人工作有所变化、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三、以改革带创新,增强学校内涵发展

一是规划先行,谋划转型的顶层设计。在省政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先后组织了四次省内外的专家论证研讨会议,编制完成了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校园建设等各项分规划及实施方案,确定了新型的海洋大学的发展定位、学科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等方向性问题。目前已完成今年落实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并着手制定学校的中长期规划,以此引导师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和人生生涯规划,形成多规合一,协调发展。

二是观念更新,促进教育思想和育人理念的转型。在办学思路上,强化开放办学,立足国内外资源,协同创新,合作共建;在院校治理上,主张“一校两制”,学校层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二级学院试行混合体制下的非法人办学实体模式;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实行产学研合作,面向行业企业应用需求;在师资团队建设上,实行“需求导向,能力配置”,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和能力管理转型;在人才培养上,践行“心灵教育、智慧立人”理念,强调心智为本,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结合,向复合型、应用技术技能型转型;在教学管理上,加快学时、学制和学分制改革,由教师主导型学习方式向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转型,释放学习空间,提高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是彰显特色,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结合海南的产业需求,围绕着海洋、旅游、民族、生态四大学科领域方向,立足海洋中的文、管、工学科门类,调整专业结构体系。重点围绕海洋人文、海事管理、海洋旅游、海洋生物、海洋食品、海洋环境工程、海洋通信工程等学科专业特色进行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匹配资源按照先人文、后理工的发展思路,在做好去年12个涉海专业的基础上,2016年新增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文物与博物馆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电子商务等5个涉海专业。

四是产学研结合,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方式等,实施“3+1”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依据行业需求,建立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机制,联合用人单位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教学。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搭建产学研平台,合作共建学院、共建专业、共同培养人才、共同就业,通过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体制构建,形成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根据专业的行业背景、建设水平,明确人才分类培养目标,将“产教融合”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构建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五是多措并举,助力师资队伍转型。以现有涉海教师转型提升为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为重点,通过对现有涉海师资调整转型的培养、高层次海洋人才引进和从合作单位外聘师资相结合,充分利用候鸟型人才优势,重点解决海洋类专业高层次人才短缺问题,构建与学校转型相适应的专兼职师资队伍。首先强化三个能力,即强化教师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能力、应用研究能力、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培养。其次促进四个转型,即抛弃唯学历、唯项目论的教师评价观念,实现师资建设的观念转型;引进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与在编教师联合组建多元化教学团队,实现师资队伍的结构转型;实行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和定期充电制度,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实现教师知识能力转型;通过教学改革,促使教师从台上走到台下,从灌输主导变为“启发引导”,实现教师角色转型。

六是国际化发展,促进学校发展方式转型。利用学校已有的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上合组织大学“区域学中方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国际化资源,加快学校的对外开放办学与合作交流。围绕海洋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整合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学院、学科和专业层面开展定向对口合作;在引进人才和教学、科研团队方面强化合作;在教师互访、学生互派、人员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

学校在转型向海洋类大学的发展进程中刚刚起步。目标高、责任大,任务重,工作多。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的指导下,在各兄弟院校的支持下,再接再励,拼搏进取,为早日建成我省有特色、高水平的应用型热带海洋大学而努力。

    相关稿件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海南省教育厅 主办:海南省教育厅行政办公室   开发维护:开普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国兴大道海南省政府办公大楼四楼   邮编:570204   联系电话:0898-65322302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01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42 琼ICP备18000800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教育厅”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版权所有©海南省教育厅

主办:海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开发维护:开普云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国兴大道海南省政府办公大楼四楼

邮编:570204 联系电话:0898-65322302

琼公网安备:4601060200001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42 琼ICP备050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