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坐落于有“翡翠城”之称的五指山市南圣河畔,为海南省教育厅直属的普通完全中学一级(甲等)学校。近年来,学校秉承“以学生为本,向学生成长负责”的办学理念,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规范办学行为为抓手,加强规范化管理,构建学校管理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加强制度建设,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保障
一是建章立制。学校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反复征求意见,制定了《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章程》、《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管理制度汇编》、《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精细化管理方案》等涵盖了学校党务、德育、教学教研、行政后勤、考核奖惩、校园安全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建立起全方位全覆盖的管理制度体系,做到事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学校还将每年的12月定为管理制度修订月,及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修订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强化执行。学校把出台的各项制度上墙、上局域网,把相关的制度编印成《教职工手册》发给每一位教职工,并在每学期的校本培训活动中组织教职工学习,让每一位教职工了解制度、熟悉制度,牢固树立制度意识。在学校日常的管理过程中,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制度,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化,严格按制度管人理事,按制度化解矛盾,按制度解决问题,形成人人崇尚制度,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围。
二、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成效
一是规范课程设置与实施。学校认真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按照省教育厅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确保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领域每一个学段都没有缺失,特别是确保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同时充分挖掘资源,尽最大可能开设选修模块,尽量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学校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开设了十多门多元智能校本课程。学校建立了选课指导制度,制定《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帮助和指导学生选择课程,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课程修习计划。在课程实施中,学校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二是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按照省教育厅提出的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习借鉴天津中学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导入、自学、交流、展示、反馈、总结”为内容的“六环节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学校认真落实《海南省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六个教学常规着手,注重教学过程,把教学常规抓实抓细。教务部门采取措施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教师执行六个教学常规的情况,每学期分两次对教师的备课及作业布置与批改进行检查、量化评分;还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在学生当中进行民意测评、同年级教师互评等形式,了解教师执行六个教学常规的情况,并及时反馈给教师,促进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四是抓好体育活动管理。学校积极创设条件,合理制定并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方案,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及内容多样的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增强学生体质。
三、规范学生管理,提高学生素质
一是坚持进行养成教育。我校为全日制寄宿式学校,学校制定了《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学生宿舍管理规定》、《学生活动管理办法》、《班级卫生区管理办法》和《班级五项文明竞赛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定和管理办法,这些规定和办法囊括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每日作息时间到日常行为,从着装仪表到文明用语,从进入教学楼上课到参加集体活动等在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地抓落实,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受到领导和嘉宾以及五指山市民的好评,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首届“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
二是坚持进行专题教育活动。学校认真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三爱教育”、“三节教育”、“小公民道德实践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成人教育”、“小手拉大手,文明我先行”、“光盘行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教育活动,在学生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是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网络平台建设,认真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注重过程性评价,以进入首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网络平台建设样本校为契机,制定并实施建设方案。明确教务科、学生科、团委等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的责任人,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合作,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让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科任教师、班主任、学生等不同对象完成各自的任务,网络平台管理员定期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由此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运行机制。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表格填写规范,班主任评价个性化,学分认定客观,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材料完整,数据上传及时准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网络平台记录学生成长过程,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一是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学校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扎扎实实开展以“讲文明,树形象,强师德,做良师”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和师德师风集中整治行动以及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月活动,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邀请专家来校进行师德建设专题辅导;组织教师学习郭丽华、张丽莉等老师事迹,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海南鹦哥岭青年志愿者团队的先进事迹;开展“如何做一名优秀教师”师德建设讨论,表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组织教师查摆问题,反思评议,坚决纠正和杜绝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
二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抓好“国培”、“省培”计划项目、暑期远程培训项目、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校本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
经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我校教师在师德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以全国优秀教师张裕帆、李建华为代表的教师团队总体素质得到提高。教师们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山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依法执教,自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处处为人师表,彰显教书育人的正能量。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在规范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版权所有©海南省教育厅 主办:海南省教育厅行政办公室 开发维护:开普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国兴大道海南省政府办公大楼四楼 邮编:570204 联系电话:0898-65322302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01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42 琼ICP备18000800号-3
版权所有©海南省教育厅
主办:海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开发维护:开普云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国兴大道海南省政府办公大楼四楼
邮编:570204 联系电话:0898-65322302
琼公网安备:4601060200001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42 琼ICP备1800080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