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教育厅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ainan Province

进入关怀版

汪啸风:领导干部要做重教的模范

  • 发布日期:2006-12-06 
  • 来源:
 

领导干部要做重教的模范

――在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
汪啸风

(2004年6月23日)


      教育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小平同志曾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小平同志的这些精辟论断,对指导今天海南教育事业的发展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基础教育强省的目标,关键在领导。领导干部都来争当重教的模范,振兴海南教育就大有希望。

    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这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去年出版的《李岚清教育访谈录》。我们要学习中央领导当好教育工作的“后勤处长”,牢牢抓住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尚方宝剑”,把握好推动工作的机遇,着眼未来、继承发展,力戒空谈、多干实事、锲而不舍、一抓到底,努力把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落到实处。

   一、重教应是永恒的责任

     领导干部要做重教的模范,就是要求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站在全局的高度,强化对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优先发展教育,特别要把基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就是要着眼于教育事业的加快发展和人力资本的加速积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下大力,出实招,做贡献。

    重教要有战略眼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突出了人力资本开发的决定性作用,对以往过分强调物质资本作用是一个重大的修正和进步。其经典著作《向农民投资》论证了肥沃的土地、节约和勤劳工作并不足以克服农业的落后性,而只有向农民实行教育投资才是可行的。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无一不与教育息息相关;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重教的国家。1871年到1913年美国实现对英国的赶超,这个时期,美国的人均GDP由相对于英国的75?3%,到超过英国5?5个百分点;同时美国的人均受教育年限由相对英国的88?3%,提高到相对于英国的91?2%。日本明治维新后,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创造了庞大的人力资本,人均受教育年限由1913相对美国的68?2%,提高到1992年的82?4%,同时也创造了从1820年到1992年,人均GDP提高28倍的世界纪录。对教育和人力资本的重视也是中国历史上曾长时期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管仲就指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当今国内一些相对发达地区,比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也都是文化教育发达的地区。

    重教要有政治责任。重视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先进生产力的根基在教育。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能动、最具决定力量的因素。教育培养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教育培养先进生产力的实现者――素质优良的劳动者。振兴教育,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要务。先进文化的根基在教育。发展先进文化,教育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的熔炉。教育在传播、发展、创造先进文化方面肩负重大使命。振兴教育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必须打造好的基础工程。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系于教育。享受教育权利和接受良好教育是现代社会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和最根本的利益。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接受良好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振兴教育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质量教育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重教是一项民心工程。我们常说,人民的地位最高,亲民是我们的本分;人民的恩情最深,爱民是我们的责任;人民的利益最大,为民是我们的目的。亲民、爱民、为民的一个首要前提是“知民心之所欲”。现在,海南老百姓有一个共同的心声:“让孩子上个好学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2000年海南每10万人拥有受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口为3167人,比全国的平均水平3611人少444人,比广东少393人,比湖北少731人,比陕西少971人,不到北京的19%、上海的29%、天津的36%。不改变海南教育落后的面貌,对孩子们、对下一代人影响其前途命运;对家庭影响其就业和幸福;对社会既制约当前的发展,又影响未来的前途。振兴海南教育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政绩工程。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认清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形势,增强加快发展教育的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为实现教育发展目标而不懈奋斗。

    二、重教应有明确的目标

   省委、省政府提出,今后十年我省农村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在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步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现农村各级各类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质量和全民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教育规模和教育结构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构建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和沟通、开放的农村教育体系。《海南省农村教育十年发展规划》,明确了我省近期和中期农村教育发展目标,提出到2013年全省农村教育各项发展指标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为建设基础教育强省的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确立这个目标,既充分考虑了我省农村教育基础较为薄弱,必须立足现实,循序渐进;又适应当前国际、国内科技教育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知耻而后勇,以新的思路和举措,谋求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个目标是一个积极、客观的目标,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
 
     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任务。展望本世纪初海南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确保持续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创新制度,提高质量,力争在建立现代教育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在造就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上取得新突破,在全面改善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上取得新突破,在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上取得新突破,在增强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能力上取得新突破,为海南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发展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各个部门共同和长期的责任。我省发展教育的目标也应该分化为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具体工作考核指标,并采取得力措施,确保目标的实现。

    三、重教应有突破性措施


     海南的教育事业要在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实现优先发展和加速高效发展,必须要有超常规的措施。我认为特别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功夫。

   必须选好书记和校长。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决定了书记、校长的重要地位。学校的书记、校长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线指挥,是学生的第一师长。书记、校长的教育观念、业务水平、敬业精神和品行志向,很大程度决定着学校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书记、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要坚持把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作为选拔校长的主要方式,严格审定书记、校长的任职资格。要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多途径的培养和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措施,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要支持那些政治上可靠、事业心强、善于团结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科学管理水平的书记、校长办现代名校、做成功领导,提升办学水平。

    必须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师是兴教之本。“名师出高徒”。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继续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和继续教育工程,把培训考核与评职晋级、淘汰不合格教师结合起来。加大教师引进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拓宽优秀师资的来源渠道,重点引进一批学术骨干和拔尖人才。建立教师交流和支教制度,组织教师到教育发达省份或名校跟班学习,从城镇学校选派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校支教。深化教师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教职工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职务能上能下的运行机制。各地要尽快将省定编制核定到校,精减非教学人员,坚决分流不合格教师。要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

    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长期以来,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成为困扰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下狠心,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各级政府必须承担起教育投入主渠道的责任,下决心调整财政支出,捆绑使用部分扶贫资金,优先保障教育经费,依法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对财政困难的市县,省里将通过增加转移支付,提高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能力。还可考虑对部门财政预算中的某些支出项目征收教育专项附加,以充分体现各个部门都为教育出一份力的思想。同时,依法拓宽教育投入渠道,尽可能地筹措教育经费,实现教育投入的多元化。积极运用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鼓励境内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合理地分配和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切实提高教育投入的使用效益。

    必须把发展教育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发展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一定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国务院决定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机制,并将督导评估的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我省今后选拔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必须考核教育工作的实绩,忽视教育的领导就是不合格、不成熟的领导。

    四、重教应有联动机制


   发展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没有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积极参与,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成效的。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把发展教育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是发展教育的根本保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教育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象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宁可“在别的地方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积极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党政一把手要定期主持研究教育工作,自上而下建立研究教育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教育发展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部门协调的联动机制,真正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要经常深入农村中小学、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山区,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及时解决问题。特别要深入了解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要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坚决推进依法治教,加大教育执法检查力度,维护学校师生合法权益,清理和惩处教育乱收费等违纪违法行为。要积极学习和引进教育发达省份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的水平。
 
     要努力形成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合力。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教育事业绝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和共同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协调动员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树立全局观念,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切实将教育事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给予重点支持。积极推行教育救助制度,义务教育不能有“被遗忘的角落”,要保证每个学生和适龄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文化、出版、工商、公安、司法等部门,要深入开展社会净化工程,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在优生优育、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特殊作用,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相互配合和沟通,为教育事业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弘扬尊师重教、捐资助学的社会风气,广泛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关心、支持和投身教育事业,在全社会营造以关心教育为己任、以支持教育光荣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社会、家庭的多方联动,共同开创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相关稿件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海南省教育厅 主办:海南省教育厅行政办公室   开发维护:开普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国兴大道海南省政府办公大楼四楼   邮编:570204   联系电话:0898-65322302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01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42 琼ICP备18000800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教育厅”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版权所有©海南省教育厅

主办:海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开发维护:开普云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国兴大道海南省政府办公大楼四楼

邮编:570204 联系电话:0898-65322302

琼公网安备:4601060200001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42 琼ICP备05000041